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宣传 - - 正文

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文件

广海大党〔2022〕63号


关于印发《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二级党组织:

现将《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

                             2022年5月27日




中共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中央系列文件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1.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工作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重要方式,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新时代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我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围绕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统筹推进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思想教育、文化建设、文明培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校宣传思想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工作合力尚未形成,方法手段创新不够、效果有待提升,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亟需加强、育人环境有待改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缺乏有效调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的鲜明激励导向和政策机制,等等。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形势需要,创新方法举措、增强工作实效,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委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增强实效为动力,以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学校文化软实力为基础,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3.工作原则。

1)坚持党管宣传、强化责任。加强党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管宣传、管意识形态重要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3)坚持群众路线、凝心聚力。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组织师生、宣传师生、教育师生、服务师生,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4)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服务服从于学校中心工作,多发挥鼓劲加油的作用,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政治和思想保障。

5)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实效。不断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6)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社会支持参与,构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任务

4.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思想引领。

1)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计划。不断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师生的理论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制度,推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升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水平。积极发挥校院两级党校培训轮训、教职工理论学习、“三会一课”、“青马工程”培训、思政小助理“思政小客厅”、国防教育等理论阵地学习培训作用。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普及,抓好分层分类学习宣讲,积极探索开展专家讲理论、师生讲故事、师生面对面等多样化理论宣讲模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探索运用网络微课堂、融媒体微传播等方式,运用短视频、微动画等技术手段,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网络传播效果。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活动。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依托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组织广大社科专家学者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专题研究,努力推出一批社科成果。推进成果向教育教学转化,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在理论学习中的作用。

2)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聚焦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发展和师生生活。

4)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党史为重点系统学习“四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5)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完善师生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加大党章党规党纪宣传力度,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

6)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广泛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宣传教育,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深入学习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5.强化新闻舆论工作,凝聚奋进力量。

1)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统筹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中,落实到各级各类媒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抓好学校重大新闻宣传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策划工作,加强正面典型宣传,讲好发展成就故事鼓舞人心,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凝聚人心,讲好师生故事温暖人心。

2)加快媒体融合步伐。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成立新媒体联盟,打造学校新型主流媒体群,构建长短互补、协同联动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推动形成新闻宣传的全媒体格局。

3)提升对外宣传频次和质量。进一步建立完善与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的常态化沟通机制,着力夯实对外宣传基础建设,提升外宣工作质量和水平。精心组织重大主题、认真策划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讲好海大故事,展示海大良好形象。

4)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广播台等宣传文化阵地,结合重大活动、主题教育、重要节点,统筹做好校园线上线下宣传及氛围营造工作,培树文明新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时代新人。

1)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党的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始终。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分工负责、全校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2)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学校《“十四五”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坚持“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持续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和评估督导体系。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完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培训轮训、实践锻炼等制度。完善教师评聘考核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实施课程思政教师专题培训计划。充分发挥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等示范带头作用。健全教师工作部职能,构建全校齐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宣传师德典型、深化学术诚信教育,加强对海外归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失德教师的惩戒力度,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4)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管理,积极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网络行为方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5)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推进“五型”机关创建,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6)打造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充实优化兼职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工作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员培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7)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制,将测评结果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7.强化校园文化工作,改善育人环境。

1)推进实施《广东海洋大学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职能,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任务分解,分步推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六大计划”,繁荣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提升新时代学校文化软实力,全面优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文化环境。重点谋划实施一批牵动性强、影响力大、教育效果好的文化项目,为繁荣校园文化提供重要支撑。

2)培育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依托专业学院,优化整合艺术活动项目,打造高端文化品牌,繁荣校园文艺创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和教育功能。实施“一学院一品牌”、“一场(馆)一品牌”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建设好“雷州石狗文化”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讲好南路革命故事”等一批品牌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更好满足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3)推进美丽校园建设。提升校园绿化美化品质。建设常年有景、四季有花,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美丽海大”。厚植学校人文底蕴,增加校园人文符号。在湖光校区规划建设广学、明德、海纳、厚为四个园区,形成“一区四园”的生态人文景观,发挥“广学明德、海纳厚为”校训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推广使用。

(4)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实践。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丰富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学习宣传,持续讲好不同时期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探索完善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师生的生动实践。强化“海大精神”育人功能,持续加强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与时代内涵阐释,不断增强对“海大精神”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5)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发展、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进公寓、餐饮、交通等后勤服务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6)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师生的工作制度,健全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师生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7)助力岭南文化研究转化发展。依托学校东盟研究院、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雷州文化研究基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发挥学校科研、教学和人文优势,拓展学校岭南文化研究的内涵和领域,聚合资源,助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和湛江建设文化强市、区域性文化中心、“红树林之城”贡献海大智慧和海大力量。

8.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筑牢安全保障。

1)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广东海洋大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强化制度意识,抓好制度执行,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制度,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1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校院两级党委班子成员应当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查和工作考核,用好巡查考核结果。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培训,探索网络、案例等教育培训手段。进一步补充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应急处突机制建设。

2)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广东海洋大学新闻宣传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官方微博微信管理办法》,压实新闻宣传工作责任。规范新闻媒体管理,落实新闻稿件“三审三校”制度。加强社科阵地管理,落实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一会一报和审核备案制度,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加强文化阵地管理,有效封堵错误有害信息传播。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加大属地网站管控力度和自媒体监管,推进新媒体备案工作。牢牢守好网络安全底线,压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3)加强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严格落实《广东海洋大学互联网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广东海洋大学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暂行办法》,做好舆情管控和师生解疑释惑工作。健全舆情研判、联动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指导,涉事单位密切配合的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体系,积极稳妥做好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和舆情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充分发挥学校、二级单位(部门)等各级网络新媒体矩阵信息发布、舆情收集的作用,实现上情及时下达、下情及时上传。

9.强化队伍建设工作,提升能力水平。

1)配齐建强工作队伍。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学校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把明晰宣传部门职能、加强宣传力量配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党委宣传部门的职责任务,规范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核定并合理配置人员,优化干部结构,真正将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要求落到实处。要把政治标准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聘用、考核的首要标准,把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宣传思想工作重要岗位。要切实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把配齐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作为学校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督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测评等的重要内容。

2)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党委要把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培训规划。按照政治上强起来的要求,健全政治理论经常性学习制度和定期轮训制度,确保每年集中政治理论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建立思想政治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准确把握队伍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合理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在推进学校新型智库建设等重点项目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军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强化实践锻炼。要积极推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宣传思想工作干部交流任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相关实务部门人员互相兼职。要制定完善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办法,通过组织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辅导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驻外工作任教等,不断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

4)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完善激励政策。在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中,认真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专兼职一线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和津贴补贴标准,加大激励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表彰奖励办法。严格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政策。积极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不断形成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

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保障措施

10.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构建共同推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大格局。学校党委和各二级党组织分别对学校和学院宣传思想工作负主体责任。要加强对宣传领域重大任务的统筹指导和重要问题的分析研判,全面履行工作职责,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各二级党组织要明确一名宣传思想工作分管领导和一名宣传员,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11.建全宣传思想工作保障机制。

要把宣传思想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不断完善经费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强化政策导向和激励,定期开展考核,选树先进典型,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干部成长发展创造条件。

12.强化责任落实。

学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宣传思想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内容,每学期都要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要建立健全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检查评估制度,构建党委书记负总责,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有关部门和学院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学院和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述职考核当中,明确各级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查、有责必究。



2022年6月1日 印发

Copyright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2011-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06058882号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手机版